首页 > 走进我们 > 今生之醉,醉在茅台!

今生之醉,醉在茅台!

2014-04-22

 \
       茅台王子杯《我与茅台》征文活动历时一年,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,犹如茅台酒之酿造过程。如今,征文集萃《今生之醉》即将付梓,作为活动的组织者,我倍感欣慰——又做了一件事,为茅台做了一件事,为茅台文化的爱好者们做了一件事。

       我认真阅读了入选的每一篇稿件,或讲述关于茅台的故事,娓娓道来;或抒发对茅台的情感,直抒胸臆。每篇稿件不敢说是精品,但都是真情实感,对想了解茅台文化的人士来讲,可谓开卷有益。
       茅台是酒,更是一种文化,蕴含着鲜明的文化属性;茅台酒不只具有饮用的功能,可以用来收藏,更可以作为投资;茅台酒是助兴佳品,更是一种生活方式,是物质与精神的高度融合;茅台酒是 ,见证和记录着中国的历史进程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,是安居乐业的中国百姓尊贵和品位的选择。有位佛家的方丈说过:学禅不能当饭吃,但能让饭更有滋味。同样,了解了茅台文化,可以让您饮用茅台酒更有滋味,更可以让您的生活品质更高、更远、更厚。
        一杯好酒,融入人生喜怒哀乐,百转千回,历久弥新;一个好的品牌,伴随人的一生,成为习惯,为人铭记。
        因为茅台是“中国名片”,代表着国家形象;因为茅台是 ,代表着国民诉求;因为茅台是世界品牌,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渠道。因为茅台的悠久历史、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, 茅台(河北)俱乐部和河北省 茅台品鉴收藏协会应运而生。在俱乐部、协会,会员可以品鉴(茅台)、可以学习(知识)、可以畅叙(友情)、可以洽谈(商务),可以共享(资源),每个人都有很强的归属感,因茅台而聚,因茅台结缘。
        但如果把茅台俱乐部、协会简单归类为茅台酒消费者联谊聚会的场所那就狭隘了。古人云:“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。”“各复其位视为吉”。通过茅台俱乐部、协会这个平台,人们聚在一起,由最初的聚会、交际,慢慢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默契,形成一个具有共同文化属性的圈子。在这里,通过茅台符号把大家的力量集中起来,没有人炫耀地位、财富和声名,人们有共同的兴趣,尽情享受学习和交流的快乐。相互交流的过程中,实现了从资源共享到思想共享的融会贯通。
        在这背后,是文化、品位和精神品质。
         “有酒万事足,无官一身轻”,是启功先生写的一副对联,写的应该是曾经为官的人卸任后的一种感受。但既出自启老笔下,启老是大师,我想含义一定不会这么浅显。因喜欢启老的字,喜欢这句话,又与酒相关,于是干脆刻了一块牌匾,挂在俱乐部,每天上班看上几次,每次的心境竞然不同。后来,此联被一为官且喜爱茅台酒的兄长看到,盖有感而发,撰联“有茅台万事足,无官职一身轻”,让我豁然开朗。是啊,对于我们这些以茅台为乐趣修身养性、以茅台为事业毕生追求的人来讲,“官职”、“名利”、“钱财”等等又算得了什么呢?以我对兄长的了解,他理解的“无官”并非单指卸任,而是为官不弄权,把为党、为国家、为人民工作视为自己的事业,并享受工作和工作之余——书法、诗、词的乐趣,这不正是对联的字里行间传递的一种大境界么!
        俱乐部、协会成立以来,虽不敢说声名远播,但近至本庄、远至千里之外的庄内外各界人士,或登门、或电话、或网络,都在用各种方式关心、关注着俱乐部、协会的发展,从一个侧面说明,成立俱乐部、协会,对社会是有益的。惟其如此,我等在俱乐部、协会工作的同事们更觉责任重大,亦更加努力工作,目的只有一个,“传承中华文化,光大民族品牌”。
         “爱出者爱返,福往者福来”。作为俱乐部、协会的员工。我们充分享受到了茅台带给我们的爱和快乐,我们也愿意将这种爱和快乐带给每一位会员,带给全社会。
        对任何一个人来讲,如果饮酒,能够经常喝到茅台酒,无疑是幸运的;对任何一个做事业的人来讲,如果能从事茅台的事业,则不只是幸运,而是天赐!
        茅台的历史悠久,茅台的文化博大,谈及我本人从事茅台事业l0年的体会和俱乐部、协会会员们以及本次征文作者们的感受,有一点是相同相通的,那就是:偶尔的一次机缘,茅台成为很多人一生的挚爱,甚至因为茅台,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。
        感谢所有的投稿者,让本次活动丰富多彩;感谢各位评委,从数百篇稿件中优中选优,萃集本书;感谢各位编辑、各位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。    
        感谢本次征文活动的评委会主任张福堂先生,为本书起了一个十分贴切的名字《今生之醉》。
        今生之醉,醉在茅台!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------李秋水
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文末附上《今生之醉》电子版
下载地址:点击下载
相关热词搜索 : 茅台王子杯   征文活动   我与茅台   今生之醉
关注微信,免费赢奖品